過去的作法是到各處有名的宮廟求神問卜,希望超自然力量來改善自己的工作運。
忘掉那種不科學的作法吧(如果對你有效,請跳過這篇文章),畢竟義和團已經幫忙證明了效果實在不怎麼樣。
這本書其實是講創業的書,很多人馬上會想:「我又沒有要創業...跟我講這些幹嘛?」,但是即使您沒有要創業,這本書還是非常值得一讀,原因至少有二:
- 程序員/程式設計師在台灣還是非常年輕的職業,從開始到現在不過 2-30 年甚至更短,這代表您的公司或部門也很幼齒。
- 這行業非常多新創公司,您現在的工作或下一份工作很可能就是間創立沒有幾年的新公司,或大公司的新部門。
那要怎麼判斷這間公司值不值待呢?您在學校學的演算法、資料結構、線性代數...是無法幫您判斷這件事的,也不是這間公司有沒有使用 version control system,bug tracking system (這算標準配備了),我們得跳出技術本位的思考模式才行。
這本書告訴你一個新企業,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比方說書上就有提到「教育市場是昂貴的」
站長在這上面有過切身經驗,站長曾經參與過智慧型 Remote IO 研發,說穿了就是原本單純的 Modbus TCP Digital/Analog I/O 外加 E-mail、HTTP、SNMP...等功能,但很多客人買去只有用單純的 Modbus TCP 而已,公司也燒錢燒了很多年才慢慢上軌道。
但是我們是有富爸爸挹注喔,因為我們是大公司下的子公司。如果今天您服務的公司沒有富爸爸,但聲稱要發展 IoT、Big Data、Cloud...等時下最夯最 hot 的科技,您要小心了,站長這邊提供三樣標準供您檢視:
- 您的老闆懂這些科技?
- 您的客戶、市場懂這些科技?
- 您懂這些科技?
三樣只要有一樣不肯定,可能就是燒錢好幾年還看不到結果,當然對工程師來講賺到了練功的機會,不過當您換到下一間公司時,對方問你過去有做過什麼成功的專案可就答不出來了。
這個觀念與我們知道的那些 Bill Gates、Steve Jobs 等偉人的成功故事背道而馳,不是應該要創新嗎?
這是一種倖存者偏誤(Survivorship bias),意思就是我們只注意到了存活下來的那些知名企業,忘了同時代有多少類似的企業已經陣亡走入歷史!
如果您的技術不是像 jserv 一樣頂天,而您的老闆也不是 Steve Jobs 這樣的洞燭先機的企業天才,也許忘掉改變世界這件事是比較務實的。這本書告訴您大部分創業老闆的初衷是希望達到財務獨立而不是改變世界,新創企業的首要目標是靠自己產出的毛利養活自己,等有了餘裕才能投資新事業(小弟與一間賺錢的中小企業老闆面對面談過,對方非常強調這點)。
所以別再抱怨台灣老闆不肯投資研發新科技了,以台灣企業大多數為中小企業的現狀來看,如果靠營運產生的毛利養活自己都是如此困難,再拿錢投資到過份時髦的科技就如同拿自己的老本去賭,搞不好他還覺得投資到房地產甚至是股市還比較明智...(這就是上次有人請教矽谷還是哪個美國知名企業/創投家,他說要創造一個允許失敗的環境才有可能造出矽谷那樣的環境,台灣現狀是幾乎沒有允許失敗的本錢)
上戰場 首要任務就是活下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