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9日 星期二

防呆機制 vs. 人力素質

如果把犯罪視為一種 bug,社會視為一種軟體系統。你會發現可以得出很多有趣的結論



台灣

更多的嚴刑峻法,鞭刑、去勢。各個捷運、火車站設立更多的查票口,防逃票機制。悠遊卡改為記名制防止有人畢業還繼續用。

歐美日

火車站沒有設立閘門,查票人員。賣報紙的設備大家只乖乖拿一份,日本人沒有停車位就不買車,也不會勾結鄰居作假。

+++++++++++++++++++++++++++++++++++++

按照以上推理,可見在台灣開發軟體短期內幾乎無法超越歐美,因為你光是防止一些人「作弊」、「搞小聰明」就飽了,而歐美日早就跳過去「解決真正的問題」。

你覺得站長在亂扯嗎?站長聽聞前輩談過,在過去瘋狂西進的時代,很多台灣老闆認為,我只要找便宜大陸工程師,然後再找一群大陸 QA 一直 Q....最後一定可以得出一個可用的產品,這些人成功了嗎!?

C vs. Java

大部分爪哇粉掛在嘴上的就是「write once, run every where」。這是一種技術本位的思考,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Sun 早就看出這個世界:

程式員需求量遠大於程序員培訓速度

如何才能快速培育大量出可用的程序員,C 這種隨時可能走火;把自己大腿射穿的程式語言當然排除在外,C++ 防君子不防小人也出局。

首先這種語言不能有指標。再來,這種語言寫出來的程式崩潰時,也不能對下層的作業系統造成毀滅性的傷害,所以有了 Java Virtual Machine。

懂了嗎?Sun 想拼的是「經濟規模」,而不是什麼夢幻 OOP Language。

Java 成功了嗎?的確這十年穩佔程式語言使用量前五名,但是如果您上 tiobe 就會發現,C/C++ 這兩個老骨頭也是佔據前五名不放啊!

如果按照「程式語言不能讓程式員有犯錯空間」的必然性,那 C/C++ 早應該掉出前 10 名外,不是嗎?

再說,Java 也不是完全沒漏洞,最常見的就是 Java 新手有「記憶體無限大」的錯覺,以至於執行 Java 的機器浪費、耗盡記憶體。

QA 越多越好?

很多人聽聞 Microsoft 測試工程師是開發人員的兩倍,立刻大叫「原來如此」,馬上以為只要把測試人數調成工程師 * 2 就一切搞定,但是很多人可能忘掉,人家微軟工程師也說 QA 只能測出 60% 的 bug 耶...

工匠技藝

ptt 曾經有個討論串,說建中以前上工藝課要把木板疊起來黏合,切削打磨成一顆球,這顆球還要能順利滾動...初次聽聞的人會覺得這是什麼鬼,汙辱人嗎?這種是高工在玩的吧?他們是第一志願的高材生耶!?

台灣充斥一種氛圍,就是只表揚那種「聰明」、「做事很快」的人,但是輕視那種慢慢把一件事打磨到完美的人。

不管軟硬體開發,收尾一向是最痛苦的,因為這正是一個「打磨」的過程,但我們的成長過程卻一直被教育「結果比過程重要」,但是真實世界沒有題庫可以背,沒有現成答案可以抄!

結尾


電的旅程是一本講從發現基本電學到半導體的科學史著作,對於 99.9% 的人,大概只知道發明電晶體的那三個諾貝爾獎得主,這本書卻告訴我們,除了頭腦優秀的科學家外,貝爾實驗室也充斥者很多巧手能人,在電晶體發明過程中居功厥偉,這些人應該被輕視嗎!?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們發明不出電晶體,也從未誕生一個本土諾貝爾獎得主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