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3日 星期三

淺談 Maker 運動與文化

2016/02/12 update

Maker (自造者) 運動大概是近幾年最夯的活動了,這讓很多老人大惑不解(3D 印表機?又慢精密度又差)。

甚至很多人覺得這只是高級嗜好而已(從 Maker Faire 參訪的民眾不少都是家長帶小孩可知)。

以下是小弟的見解...


從歷史來看


如果說美國是 Maker 的聖地,我想沒有人會不同意,DIY 可說是美國人 DNA 的一部分。

因為在美國拓荒時期,工匠是非常稀有的,外加地廣人稀,可不像台灣巷子口就有水電行,所以不分男女人人都練得一手修繕的好本事,甚至是一手好槍法。

不只如此,連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也是個 Maker,他投注了很多心力在農業試驗上,用各種不同的肥料作實驗,甚至發明了 一種新的犁。第三任總統湯瑪斯·傑佛遜在自宅設計了自動門與旋轉椅。

身兼科學家/政治家的富蘭克林更被視為 Maker 的典範,他發明了避雷針、里程表、玻璃口琴、離牆式壁爐...



所以他們幾乎人人都是 Maker,DIY 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相反的台灣人缺乏工匠文化,又把技職教育整個毀掉,以至於現在還有焊接體驗班這種還要花錢去上的可笑課程(小弟國中畢業時就被老爸押著去電子工廠打工焊接還有錢賺,很難嗎?)。

從經濟角度來看


工業革命造就了專業分工,擁有完整技能的工匠幾乎消失殆盡。資本家佔據資本、土地、廠房、生產機具,勞工只剩勞力可以出賣。

舉個大家都懂的例子,如鼎泰豐把生產湯包的工序切割成 調餡 -> 揉麵 -> 桿皮 -> 包餡,每個人只負責一部分,於是再也不可能出現三年出師,自己開業當小老闆的往事(這裡面還少了採購跟議價呢)。你,只是企業運轉齒輪的一部分。

Maker 運動的核心精神之一就是要打破資本家對勞工的宰制,如果我有專業技能,為什麼不能「自產自銷」、「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就像台灣過去最好笑的是作家寫書不能自己出版,一定要透過出版社。這合理嗎?假如你賣麵包一定要透過超商才能上架會做何感想?

二是要打破規模經濟的迷思,就算是小孩也知道,大量生產才能與供應商取得議價空間,透過自動化與第三世界廉價勞工,把生產成本降低,產品才有競爭力。Apple App Store 首先打破這個迷思,過去就算你寫出軟體,沒有企業協助行銷想要販售可是困難重重,現在我們有了網路,還有 App Store 這個「市集」讓你擺攤,工程師得以在家自行創業,更別說現在還有 PayPal 等第三方支付。

kickstarter 也打破了規模經濟,讓過去被大企業認為「量很小,不值得做」的產品起死回生,讓有創意有能力執行的 Maker 找到小額募資的地方。曾經台灣一些企業家說台灣工程師缺乏創意,然而現實是在現今的企業架構下,專案規劃一直是 PM 負責的事,無論工程師有多好的創意都沒有權力把他變成 spec 的一部份,外加台灣企業普遍缺乏現場精神,工程師不吃自己的狗食,也難怪生出包皮包竹子這類自我感覺良好的產品。

您的見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